今年以来,新开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严格按照“突出主题、把握方向、深化内涵、丰富形式、扩大范围、提升水平”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思路,采取“五抓模式”,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持续升温。
抓领导、靠责任,构建齐抓共管工作格局。研究制定了《bat365》,召开专题党委会议细化部署全乡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成立了由乡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新开乡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12个协调推进小组,安排3名干部专(兼)职负责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常事务。始终把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与乡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每季度召开专题研究部署会议1次,做到了与中心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落实。督促各班子成员认真履行岗位职责,经常性指导督促联系村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帮助协调解决具体困难问题,总结典型经验做法,形成了全乡上下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抓学习、提认识,凝聚团结奋斗思想共识。督促各村把党的二十大精神及中央、省、市委民族工作会议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和民族政策及法律法规的学习作为“必修课”,利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时机,列出具体学习篇章,及时学、反复学、长期学,形成各村各单位以及各族干部群众共同推进民族团结创建进步事业的思想共识和行动合力。以党员干部、各族群众为重点对象,采取以会代训、推荐外训的形式,持续拓宽“两委”队伍眼界,提升“两委”队伍能力。结合防返贫监测集中排查等工作,入户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知识宣传,进一步扩大各族群众对党的民族理论政策的知晓率,对“四个与共”“五个认同”的认可度,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知晓率均达到90%以上。以中小学生为重点,在全乡范围内开展普通话普及,使普通话普及率达到90%以上。
抓宣传、强舆论,营造共创共建浓厚氛围。着眼推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持续升温,通过现场咨询、发放宣传品、悬挂横幅、书写永久性宣传标语集中开展宣传活动,累计发放宣传单、宣传画等宣传资料900多份,开展各类宣讲活动30余场次,悬挂宣传横幅12条,乡村主干道沿路刷写宣传标语23条。充分运用新开党建微信公众号、各党支部微信群、QQ交流群,大力宣传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政策、法律法规知识80多条,特别把一些优秀党员、驻村帮扶工作人员心系群众、为民解忧、与群众心连心的典型案例推送到交流群,广泛宣传身边的榜样,有效增强了宣传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切实营造了乡村社户联动共建,全民共同参与的浓厚创建氛围。
抓载体、增活力,推动创建发展互促共进。立足乡村实情,以脱贫攻坚成效巩固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产业发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民生改善等重点工作任务落实为重点,全力推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与重点工作融合发展。同时,紧盯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围绕果产业转型升级,狠抓果园管理规范化水平提升;聚焦增进民生福祉,在基础设施改善和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上持续用力;坚持以民为本,全力措办惠民实事;着眼增强发展后劲,在深化农村改革上用心用力;突出党建保障,在服务能力提升上创新突破,有效促进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与中心工作有机结合、互促共进。
抓典型、促引领,提升整体创建质量水平。按照“典型引路,以点串线、以线连片、以片带面、分层级、分类别稳步推进”的工作思路,持续巩固华掌村、寺沟村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点创建工作,示范带动全乡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质量水平全面提档升级。充分发挥新闻媒体作用,积极向有关媒体宣传推送全乡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先进典型信息,通过微信公众号集中报道在民族团结进步、脱贫攻坚成果巩固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等方面的经验做法,全面展示全乡经济社会发展新成就、民族团结新气象、创建工作新局面,促进各族群众交往更加多样、交流更加广泛、交融更加深入。